4月30日,無錫市慶祝“五一”國際勞動節暨勞動模范表彰大會隆重舉行,市委書記杜小剛出席并講話,市長趙建軍主持。市委常委、統戰部部長、副市長馬良宣讀表彰決定。中辰電纜生產管理部叉車班組胡昌平被授予“無錫市勞動模范”榮譽稱號。
“作為一個生產一線的普通職工,能夠獲得‘無錫市勞動模范’這個光榮稱號,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!”面對榮譽,胡昌平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,作為一名扎根在中辰電纜基層一線15年的技術工人,回首來時的路,胡昌平感慨萬千。
4月30日,胡昌平獲“無錫市勞動模范”榮譽
從“實習司機”到“技術狀元”
成長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剛開始,年輕的胡昌平也遇到了很多挑戰。2010年。胡昌平初入中辰電纜叉車班組,面對笨重的叉車,操作生澀、方向不穩,他知道,叉車駕駛不僅是體力活,更是技術活。于是他把所有時間全花在學習專業知識上,別人午休時,他獨自在倉庫練習倒庫、碼垛;清晨天未亮,他已在堆場模擬裝卸作業,直到汗水浸透工裝。“叉車就像戰友,只有摸透它的脾氣,才能配合默契。” 他常這樣說。
2023年,他在公司崗位技能競賽中以“3分鐘完成高精度堆垛”的成績奪冠,成為當之無愧的“技術狀元”。同年12月,他代表宜興市參加蘇浙皖省際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叉車司機項目,又一舉拿下二等獎的好成績。
叉車工主要負責車間銅鋁桿及各類生產輔料、成品半成品電纜盤、廢料及其他較重物資的叉運工作。每天出車前、下班后,他必做三件事:檢查油路、測試剎車、緊固鏈條。交接班時,胡昌平為下一班次的司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,加柴油、加水、換機油、打黃油等,確保叉車正常運作,不耽誤生產。
安全與效率的“雙優答卷”
叉車在車間進行倒運等作業時,經常會遇到各種復雜的環境,如果不細心,就容易造成線纜表面刮傷或碰撞機械設備等意外。從摸上方向盤開始,胡昌平就嚴格要求自己,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,每次裝、卸車的時候,他精神高度集中,手握方向盤腳踩剎車,動作連貫,一絲不茍。
胡昌平裝卸一車電纜只需要20分鐘左右,碼放的盤不僅外觀整齊而且布局合理,運輸大件物料進出寬度有限的空間時,更加游刃有余。臺賬上清楚地記錄著,每年經胡昌平裝卸的車次有6000余次,裝卸貨物總量20萬噸。
2023年夏季,一場暴雨突襲宜興。當時,一批銅鋁桿原材料正露天堆放,若被雨水浸泡將嚴重影響產品質量。胡昌平接到緊急任務后,立即駕駛叉車沖入雨幕,憑借多年經驗,在濕滑地面以“點剎控速”的方式安全行進;為避免貨物淋濕,他創新采用“雙層托盤+防水布”的快速裝卸法,僅用40分鐘便將全部原材料轉運入庫。
進階的秘籍
“圍著叉車轉,是我多年養成的習慣。”胡昌平是一個閑不住的人,上班干活的間隙,他不是進行安全檢查就是維護保養。一次裝卸作業中,他發現傳統叉車貨叉在搬運異形電纜盤時容易打滑,存在安全隱患。他利用業余時間設計了一款可調節角度的“防滑貨叉夾具”,通過增加橡膠墊片和卡扣結構,大幅提升搬運效率。
一直以來,中辰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和眾多的一線工人們一樣,胡昌平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“叉車雖小,卻能托起中國制造的重量;崗位平凡,亦能綻放人生理想的光芒。”面對榮譽,雖然難掩內心興奮,但和往常一樣,胡昌平更多地是將這份榮譽當做成一份責任。
靜下心來,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次搬運,將自己的技術特長發揮到淋漓盡致,一直是胡昌平秉持的信念。如今,站在新的起點上,他堅定地說:“作為一名技術工人,我希望我可以繼續扎根基層,真正成為一名大國工匠。”